


崔七青龙同善寺位于太康县城东北13 公里处的高朗乡北小金沟南岸庞庄村西。自古小金沟河水冬暖夏凉,百年古树缠绕小金沟河两畔,是人杰百出得天独厚的宝地。 始建于北宋年间,宋太祖赵匡胤皇帝(960-976年)该寺在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的维修,现存玉皇大帝凌霄宝殿、东海龙宫、送子奶奶消灾殿等,诸位全神殿48 间,是1967 重新修建的,崔七青龙同善寺坐北向南,占地900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布局合理、构思巧妙,主殿供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东西厢房十六间,关公殿,财神殿、包公凤府殿、观音菩萨、無生老母、三蹲圣祖殿、托天老母占中间,八封香炉在前面,崔七青龙同善寺布局合理、体系完整,寺院门院房并立中间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厢房、阁楼、碑亭等多位清代建筑,另有功德碑寺院简介碑石等,正面楼一楼大殿外凸廊檐为拜亭,殿堂高大宏敞,左右墙壁装饰黄杨木雕十八罗汉,低衬草绿色山水围案、工艺精湛、人物形象千姿百态、维妙维肖、栩相如生、殿门槅扇、拜亭额枋透雕彩绘鸟兽花卉、拜亭一对缕空透雕辉绿岩龙柱翩腾飞舞、形象太逼真飞檐斗拱、与色彩艳丽的琉璃瓦相互辉映、典雅肃静、十分壮丽。 清朝年间左班丞相(崔七) 因奸臣挡道....辞朝还乡退隐郸城,途中偶然发现小金沟南岸五色侠气绕地,落轿细看定知宝地,就命家眷随从在小金沟北安营现安庄村居住观察,一夜之间小金沟河水涨满,五色种鱼从上至下随水漂游,左班丞相在日出卵时取出鱼竿,鱼网在小金沟河内钩起大量的鱼,送至方圆十几里村民享用,七天时钩鱼竿上钩出一蹲玉皇大帝木雕金身,左班丞相就把玉皇大帝金身扶坐在小金沟南岸上香叩拜,并且建了三间房,提词为催七庙,从此安居住了三年又连续建设四十八间庙院,塑满全神金神,灵验佑护,有求必应。 左班丞相(崔七)在此处安居三年,名随从将军留守主持崔七庙香火兴旺、佛光普照、天降瑞祥、传说小金沟河畔上空灵现两条降龙,崔七庙以佛教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发扬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陀精神,附近几十里的村民每逢节日、捐资在节日里请艺术团来演艺,尽享温暖之情,愿所有人士节日快乐,为主题的活动为起点,辐射到崔七庙周边几十里村民大家乐其融融、欢喜充满。 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崔七青龙同善寺,经方圆村民精心选举:由李来山、李秀芝、朱锦标、安桂军等同志负责该寺院的一切事务,崔七昔日的晨钟鼓声又重新回荡在古老的小金沟河畔(庞庄村西圣洁宝地)上,为弘扬中华民族宗教、民族文化注入亮点、寺院内文化项目富有深刻哲理寓意,信众在参与的同事能够启迪心智,教化人生、使人思想升华、心灵净化、心情愉悦! 经崔七青龙同善寺筹备委员会研究决定,于2018年农历六月份准备以仿古式翻修凌霄(大雄宝殿)面积为(16米×9米)=144平方米,两层,建设(地下行宫)为34米×5米=170平方米(分别为人生在世,以孝为先、积德行善、善恶、奖、惩、罚示意图念)。欢迎各界人士、善男信女前来,以心诚则灵,有求必应为家人祈福,消灾免难,心想事成。愿有志之士踊跃参与修建该寺一切文明活动,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为弘扬中华民族华夏五千年古老文化和谐于社会建设发展,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安居乐业、人人以孝、善,为本共筹百年大计而前进。 目前已将成为“豫”东南部的一个旅游景点,慕名前来进香崇拜旅游观光的人士络绎不绝,外地游客前来观光朝拜。 太康县高朗乡崔七青龙同善寺 崔七青龙同善寺筹备委员会 李来山:15838621351 杨秀勤:15138300582 李秀芝:15238855442 二零一八年一月十一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