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口镇先锋行政村(冯异岗、前马、后马、安庙),村名由来、姓氏族谱、民间传说……

2017-12-3 12:41| 发布者:太康网编辑| 查看:4149| 评论:1|原作者:太康网编辑

摘要:先锋行政村 位于朱口境西北部,距镇治2.4公里,东毗刘庄,西邻崔古同,南同西郭庄相望,北与周庄接壤,辖冯异岗、前马、后马、安庙四个自然村,现有383户,共1487人,共有耕地1458亩,土质黏而间沙,主产五谷、棉花. ...
图片1.png

先锋行政村 位于朱口境西北部,距镇治2.4公里,东毗刘庄,西邻崔古同,南同西郭庄相望,北与周庄接壤,辖冯异岗、前马、后马、安庙四个自然村,现有383户,共1487人,共有耕地1458亩,土质黏而间沙,主产五谷、棉花.20世纪70年代是先进大队。其村民共有杨、石、宋、刘、田、包、薛、马、李9姓,杨氏为本村大姓,在全村总人口中,杨姓村民有316人。

清末民初属黄米地方,社首谷景礼、郑兴林、陈万年。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安庙联保,联保主任周泽佩,保长杨宗长。1938年至1945年受日伪军当局奴役,保甲形同虚设。1946年至1948年国共地方武装不时在此拉锯,旧政权仍逼款索粮,中共八区出入频繁。解放初期,属刘堂乡,乡长张廷更。1955年成立初级社,社长杨慎勉。1956年从初级社转成高级社,社长杨慎勉。1958年属安庙作业站。1961年7月至1962年8月,属朱口中型公社,社长杨本贤,书记张廷更。1962年8月至至1965年3月,属刘堂小公社,社长乔茂新,书记李胜昌。1965年3月,朱口公社设28个大队,先锋属安庙大队,历任大队书记是王自然、田先友、李永祯、李长贵,历任大队长杨慎勉、丁义明、杨宗化。1980年大队易名行政村,安庙大队改称先锋行政村,历任村支部书记有李永祯、田本立、苏敬连,历任村主任有杨本忠、杨本俊、田勤俭。

冯异岗村

冯异岗村东靠刘庄,西邻安庙,南毗前马,北与李公庄接壤,现有人口468人,耕地面积456亩,村东北有汉朝大将冯异遗址,属县级文化保护的古遗址。

村名由来】以东汉大将冯异遗址命村名。

文化遗址

冯异岗

据刘盼遂主编的《太康县志》载:“阳夏节制候冯异墓县东四十里。按,异封阳夏候,节其谥也。然异颖川父城人,父城为今宝丰县。异征隗嚣天水,卒于军,归葬不应在此,想因封邑后人特为建祠耳。”此岗在冯异岗村东北隅,方形,土质灰红色,岗上平坦,树木丛生,瓦砾些许,面积约为五亩。民国初年,岗高四、五尺,有个叫杨六的穷人在岗上挖穴为室。1922年,村民杨效敏在岗上挖薯窖时,挖出一个洞穴,打着火把入穴窥视,穴内寒气袭人,不敢深入。还有个迷信传说,村里办理婚丧大事,乘更深夜阑时在岗上焚香祈祷,可取到器皿,有个吝人把器皿藏匿起部分,自此出器皿之事而悄然止。明嘉靖三年(1524年)安都主编的《太康县志》上,设立太康古陵,高柴遗冢,窦陵秋风,冯岗夜月,柳河鱼歌,萼台樵唱,天宁晓钟,金堵晚照八景。冯岗就是冯异岗。当时土岗高耸,古木丛生,夜阑人静,月挂枝头。有人身临其境,常有追古怀远之感叹。有一名叫吴逊的骚人在此为词曰:“皓魄夜;临冰镜谢,银钩晓挂玉壶清。”又1880年夏,某日雨后,冯异岗东南半里之遥处现出一洞穴,村民出于好奇,用长绳拴着一位杨姓青年入洞探险。杨入洞不久,因空气稀薄,呼吸困难,油灯熄灭,急顿绳,村民将其拉出。据杨某称,洞内是砖拱,拱上另有卷门。按:据此疑此洞为古墓,如今此处有一浅坑。

另:1980年春,县文化局石副局长和公社文化站干部前往冯异岗考察,在村东南角发现汉砖和瓦砾。现遗址已被村民住宅所围,由原来的村东北角变为现村东南角。岗东北也发现有古井。2013年在岗东北角打机井时挖出些许汉砖,砖有简单花纹。

姓氏族谱】该村庄住杨、石、宗三姓村民。

杨氏,316人,清朝末年,杨氏族人从杨老庄迁入,已逾200多年,其族谱情况《杨老庄》条目里有述。

石氏,135人,清朝末年,石寨财主石變堂在冯异岗处有许多耕地,从石寨到冯异岗种地不方便,动员其三个儿子搬到冯异岗去享受优越条件。三人都不愿去,于是用抓阄办法解决。三个阄,写的都是“冯异岗”老三性子急,先抓,撒开一看是“冯异岗”。老大、老二没有拆开,直接把阄吞到肚子里,老三不得不去冯异岗,老三在冯异岗发了家。祥见《石寨》条目有述。

宗氏,共18人,建国后从本镇大宗迁入,到冯异岗岳父家入赘而安家落户。

前马村

前马村位于朱口镇西北2公里处,东邻刘庄,南与郭庄接壤,北靠冯异岗,西与池庄隔河相望。总耕地面积409亩,土质偏淤而间沙,适宜种植粮棉,产量年年稳中有增。总人口464人,有刘、田、包、薛4姓村民,刘氏为本村大姓,村民团结友好,和睦相处。

村名由来】前马村又称刘马庄,因该村刘姓村民居多,加之同一行政村前后两马庄,故以姓氏和地理位置而命村名为前马村。

姓氏族谱】刘姓,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刘姓迁入刘马庄,是本村原居民,现有29户,205人,已有434年的历史,与本村刘懋勿为同族,其宗脉用字以刘懋勿《刘氏族谱》择字排序为据。

田姓,明朝末年(公元1640年),田姓由安徽省太和县田古堆迁入,现有26户,207人,已有376年的历史,是本村原居民。与太和县田氏为同族,其宗脉用字以太和县《田氏族谱》择字排序为据。

包氏,明嘉庆年间(公元1522-1566年),由安徽卢州府(合肥一带)进入河南,后居住在朱口集西北3里赵土楼村,后改叫包庄。清朝末年,因村小户孤,常遭土匪侵扰,相继搬迁到朱口集、田马庄、肖菜园而居,其包庄于民国年间成为废墟。原《包氏族谱》于三年困难时期散落,其族谱遗字,自十五世起为:青、礼、玉、慎、敬。朱口包氏族人1990年自续新谱,宗脉用字自二十世起,择字为:昌、勇、广、传、世,辈次已进入二十一世。马庄包氏与朱口集包氏同族,现有18户、34人。

薛氏,建国前薛氏迁入本村落户,与朱口集张庄薛氏为同族,现有4户,18人。

马氏,马姓是原村民,早先人丁兴旺。清朝末年,马姓人丁减少,逐渐衰落直至绝户,现该村已无马姓后人。

民间忌讳】 “田马不结亲”的由来 “田马不结亲”是刘马庄田姓人的忌讳。相传,刘马庄刘、田、马三姓是村里的原居民。最初,马姓是望族,人多门傲,后生个个长得人高马大,威武雄壮。田姓人丁不旺,族人还常有少亡。田氏族人请风水先生看坟查宅,探究原因。查完阴阳二宅,先生私下讲:田马同村而居,姓氏不合,马冲田多有不顺。平日马踏田、马耕田、马吃田,处处都是田园受损,损身损心损健康,都不利田姓人成长。田氏家族当今才出现男丁少亡,女孤寡,门丁逐日衰败的景象。久而久之,田姓人必家败人亡、门丁难兴。

田氏族人听罢断言,觉得言之有理。马不离田,靠田而旺,马既吃田里草料,又践踏田土,祸害田园。马入田,田遭难。日后田人不能再养马,要想方设法,防马再逞凶威。风水先生一番点拨,田姓人决定从长计议,出克马之招,以阻马难行。其一,田氏男女不得与马姓结亲,以防马伤田。其二,日后田姓新生男女,要启用抓钩、镢头、铁耙、铁铲、钉、刺、箭、钻、刀之类的名讳,多处设障防马吃田。靠众多克马后生,刺马眼、陷马足,伤马身,以挫伤马姓之锐气,提升田姓之旺气。照此下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马吃田”定变为“田伤马”。

时至清朝末年,果然功效显现。马姓人丁衰败,由旺而衰,家败人亡,最后于建国后的六十年代,田马庄绝了马姓,没了后人。田马庄成了“填马庄”其谐音含义是:田姓终于将马姓填进了墓坑,庄里只剩下了根栓马的桩橛。实事也正应验了现实,刘马庄虽村名犹在,但村里却是刘、田、包三姓村民,马姓早已绝户,断了后。

真乃为:田马易名前马庄,马姓不在新姓来。马吃田来田伤马,但愿田姓忌讳早解开。风水哪有风气盛,天下田马今犹在。

后马村

后马村位于朱口镇西北2.7公里处,北与周庄接壤,西靠高底河,南依安庙村,东与李公庄为邻,总耕地面积176亩,土质淤而间沙,适宜种植粮棉,人口140人,有马、李、石三姓村民。

村名由来】 该村以姓氏和地理位置命村名。原来村名为小马庄,因本行政村有前马庄,后由小马庄改为后马村。

姓氏族谱】 马氏,明朝时期,马氏迁入该村,是本村原村民。现有19户、60人,与周庄马姓是同族。

李氏,是本村原居民,与本镇水牛李是同族,现有人口79人,是本村大姓。

石姓,现有1人。

安庙村

安庙村位于朱口镇西北2.5公里处,西靠二马路(朱口镇至马头、马厂),东邻冯异岗,北接后马村,南与前马接壤。现有耕地423亩,人口415人,该村为行政村驻地,全村住李、赵、苏三姓村民,李姓为本村大姓。

村名由来】 该村昔日有座火神庙,安姓住此。故以姓氏和庙宇命村名为安庙。后安姓迁出,李姓居此,村名依旧。文革期间,破四旧立四新,改安庙为先锋,故安庙又叫先锋,现村名两种叫法并存。

姓氏族谱】 李氏,明朝洪武年间,李氏族人兄弟二人由山西逃荒至此,迁入该村落户。兄弟二人,兄会杀猪,弟会做豆腐。后来弟迁居朱口集北头做豆腐,兄留该村杀猪挂架子卖肉,其姓氏又称杀猪李,与本镇朱口集李氏是同族,现有人口302人。

赵氏,明朝末年,迁居该村落户,现有人口90人。

苏氏,建国后迁入该村李家入赘,已有65年历史,与高朗九皇庙苏姓是同族,现有人口23人。

撰稿人:田本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maoshaobo 2017-12-3 21:51
有认识谢艳华的吗?他也是朱口镇,我们2000年同在许昌机电工程学校读中专,毕业后一直联系不上。有知情者请让他给我联系,我的微信号1105753482谢谢大家了。

查看全部评论(1)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