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最美乡村】朱口镇王窑行政村(王窑、雷庄),村名由来、姓氏族谱、民间传说……

2017-12-2 15:33| 发布者:太康网编辑| 查看:3442| 评论:0|原作者:太康网编辑

摘要:王窑行政村位于朱口镇西南方,距朱口集2.5公里处,东临二马路(朱口至马头、朱口至马厂的镇间公路),北靠省道太柘路,南邻焦庄、西抵潘河。辖王窑、雷庄两个自然村,回、汉两族同居一村。共有村民380户,有李、王、 ...
图片1.png

王窑行政村位于朱口镇西南方,距朱口集2.5公里处,东临二马路(朱口至马头、朱口至马厂的镇间公路),北靠省道太柘路,南邻焦庄、西抵潘河。辖王窑、雷庄两个自然村,回、汉两族同居一村。共有村民380户,有李、王、朱、孙、雷、唐、海共七姓,总人口1453人,其中回民40户,241人,总耕地面积1815亩,该土质淤而间沙,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农作物,近些年夏秋两季粮食单产稳定在1000公斤左右。

王窑行政村1949年至1955年为雷庄乡政府所在地,乡长先后有王守业、李义顺、白心勇担任。1955年至1957年转入农业高级社,属孙桥乡管辖,社长先后有雷西金、郑勋俊担任。1958年政社合一,成立了朱口公社,王窑属焦庄生产作业站管辖,王朝廷任支书,和俊海任站长。1968年王窑划归焦庄大队管理。1979年和焦庄大队分开,自成王窑大队,先后有李济洲、雷方治任支书。1990年由镇政府向上呈文,定为王窑行政村,先后有雷庭、李仰海、李显堂为支书,雷廷林、王克祥任村主任。

现任村支书李显堂,他退伍任支书以来,带领全村村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出主意想办法为群众兴事创业,脱贫致富,共做了以下十件实事。

1、2012年,兴建了安全饮用水工程,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2、2014年,改造了村内电路,变压器由25瓦换成了200瓦,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3、2015年,由政府出资206万元,修通了王窑至朱口集的乡间公路和改造了村内街巷道路,全部建成水泥路面,改善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4、街巷安装上路灯和治安监控摄像头。

5、2014年,政府为支持全村脱贫,共发放物资猪崽200头、绵羊416头,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6、2014年广开门路,增加财富,实现全村整体脱贫。

7、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实现了全行政村50亩地一眼机井,机电双配套,沟河均架起了桥涵,农田实现了旱能浇、涝能排,确保丰产丰收。

8、建成了村级文化室,群众看书、娱乐有了去处。

9、对村内住房条件差的老人进行住房改造,改变了老人的居住环境。

10、建成运动场所一座,配备运动器材六件,方便了群众休闲健身和娱乐。

王窑村

王窑村距朱口镇政府西南五里处,南邻焦庄,北靠雷庄,东至二马路,西抵潘河,全村210户,788人,耕地928亩,居住着李、王、朱、孙共四姓村民。 解放前,王窑是个穷村,全村土地东侧为白碱地,而西侧地势低洼,素有王洼之称。全村60%的农户常年以摇拨浪鼓、买卖绒线、吹糖人、编条货为生。少数农户土中取材,以扫碱土、淋小盐和硝度日。因地洼庄穷,俚语曰:“蛤蟆尿点尿,王窑人淹的哇哇叫”,地里庄稼十年九不收,人们常年在外逃荒要饭。现如今的王窑碱地变沃土,农作物产量年年稳中有增。

村名由来】 该村原分为两个村,东村里有座火神阁,并且居住的村民以李姓为主,因此叫李阁庄;西村里因王姓人家居住而得名小王庄。后来,有个烧窑匠王成,在小王庄建有三座土砖窑,曾多次制坯烧砖,均未烧制成功。直至有一次终于三座砖窑烧熟了砖瓦,要开窑出货,结果打开一看,砖瓦又全部都烧成了琉璃,王成一气之下毁掉了三座砖窑,卷铺盖走了。自此,李阁庄和小王庄合并在一处,易名王窑,并流传至今。

姓氏族谱】李氏,王窑村李姓村民的一支是由撞钟寨李从炉李迁入王窑,宗脉用字:均、沄、枫、元、思、仰、济、树、为、生、钦、明、从、化、锦、润、来、月、成。迁徙来的十三世宗脉用字为“从”辈。另一支李氏村民是豆腐李,第二世从朱口温神庙迁入,现有人口518人。

王氏,洪武二十二年,从马头王坡迁入,现有人口260人。

朱氏,朱姓族人从朱桥村迁入王窑,现有人口8人。

孙姓,1948年从孙窑迁入到本村,现有人口10人。

地方俚语

王窑地洼,十年九涝,故民间传唱:蛤蟆尿点尿,王窑淹得哇哇叫。

王窑村穷,做小生意的人多,故民间传唱:韩楼的布穿一季儿,赵庄的馍饱一会儿,王窑的糖人一口气儿。苏庄的拍子,白庄的炮,王窑的梨糕下乡叫。

民间匠人

王荣锦 清朝末年,王窑村民王荣锦有一过硬的雕刻手艺,其作品图案优美、形象逼真,方圆百里均慕名请他雕刻,其擅长雕刻门头匾、门楼横匾、架子床、庙宇花卉等,现多有作品流传于民间,但其手艺已失传。

朱西祥 王窑村民朱西祥会吹糖人儿,他制作的糖人花样繁多、栩栩如生,可制成小鸡、小猴、灯笼、葫芦、黄鼠狼拉鸡、小老鼠爬灯台、八仙人等样式,解放前曾收李思曾、李思俭为徒,1957年失传。

火神阁

王窑村东南原来有座古建筑火神阁,阁高一丈二尺,五层阶梯,四座神位,分别供奉着火神、马王、土地公、牛王。此建筑毁于战争年代伪军之手。2001年村民出资,重修火神阁一间,其风格与原建筑相似,供村民供奉。

雷庄村

雷庄村位于朱口集西南5里处,北靠太柘路,南临王窑,东挨二马路,西抵潘河,汉、回两族同住一村,雷、李、王、唐、海五姓村民和睦相处。全村共170户,665人,其中回民3姓,241人。总耕地面积875亩。夏收小麦,秋收玉米、大豆,土地肥沃,一年二熟,农作物产量年年稳中有增,近些年还出现了三种三熟的地块,是个土肥粮丰的好村庄。土地革命时期,该村是雷庄乡政府所在地。

村名由来】 雷庄是以姓氏命名的村庄。最早为回民李姓迁居此地,叫李庄,后来汉民雷姓村民迁入,并逐渐增多,故改李庄为雷庄。

姓氏族谱】 雷庄李氏,回族,祖上从太康县老冢集和杞县张李村迁入本村,族脉用字是坤、奎、宗、昌、灿、继、承、尊、敬、连、真、祖、昊、贤、志、和、享、宜、欣、典,现有人口143人。 雷氏,早年从本镇王大庙迁入,族脉用字为:圣、贤、清、常、显、德、道、育、民、本、树、立、义、孝、顺、太、平、安、福、春,现有人口502人。 王氏,一支由雷庄西和丁庄迁入,另一支是由王俭庄迁入,现有人口20人。 唐氏,回族,土改时期从朱口集南头迁入,现有人口23人。 海氏,回族,1967年从朱口集南头迁入,现有人口7人。

特色建筑
老君庙

老君庙建于东汉,位于太邑东境,雷庄之艮,方圆有六间庙宇,供奉着老君李耳。后来,庙宇毁于伪军长刘新功之手。1994年春,以村民雷培信、雷廷斌为首,重议建庙事宜。94年冬,庙宇建成。四方院落,大殿三间,西屋偏殿二间,砖瓦结构。大殿内设有李耳神像,四大天王像,西屋塑有西山老母像和一座娃娃山。院内植有花木,环境幽静,松柏长青。每年二月十五为庙会,请来大戏一台,演唱三至五天。庙内香火旺盛,香客群众,焚香看戏,人群攒动,络绎不绝。

清真寺

图片2.png

清真寺建于1970年,建房三间。2000年进行重建,建成大殿三间,北屋三间,男女水房三间,住室三间,共计十二间房屋。

民间戏曲

雷庄村村民爱唱路戏、小戏曲,地理劳动、茶余饭后总爱哼唱几句戏文,以泄胸中之情感。建国初期,以村民雷方略为首的戏曲爱好者,成立了个小业余剧团,主要演唱传统古装戏,也自编自演过《抓特务》、《民兵看家》之类的小戏曲。主要演员有雷方略、雷方聚、李仁东、雷培增、雷廷洲、雷风云等人,司鼓雷方圆,领弦唐崇山,铜器都是本村村民。业余剧团慢慢演出了名气,在朱口集方圆十里八村很受欢迎。后来,剧团又和鹿邑县的一个业余剧团联合,正式成立了雷庄剧团,走村串巷,在县东各地演出。后来名声越来越响,一提起雷方略剧团,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不知道的,都说:“雷庄的戏,台口多,听众广,唱得响!”。

1958年,雷方略又在朱口集西北角的窦庄办起了戏校,教15岁左右的少年男女学唱戏。戏校开办一年有余,因种种原因致使停办,虽戏校开办时间不长,但也为社会培养了不少热爱戏曲演出的文艺人才。

1976年粉碎了四人帮后,古装戏又恢复了演出,雷方略年近六十依然不服老,带上部分原班人马,并广招县内外知名艺人,重组了朱口业余剧团。当时,山东武生老刘二口,王集红脸王衡得荣,高朗刀马旦尚金花,张集黑脸老耿等,汇集朱口,大唱古装戏,唱响了朱口,唱红了太康,唱出了县市,曾一度到安徽界首进行演出半年有余。1980年太康县业余剧团汇演,雷方略带领朱口业余剧团一举夺得演出金奖,轰动了整个太康。

雷方略唱了一辈子戏,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因年纪大了,自此他结束了演生涯,雷庄剧团因缺乏组织领导,也就停止了演出。

历史事件

抗日战争期间,土匪横行,好人受气,穷苦的百姓更是整日担惊受怕,苦不堪言。在此期间,发生的雷庄事件曾一度轰动了太、柘两县。事件的起因是因一股土匪在柘城境内作案,索要苦主钱财未果,断然撕票逃走,苦主误认为是朱口雷庄土匪所为,故托人买通了国民党军队,私下到雷庄剿匪以泄悲愤。在一个夜晚的半夜时分,一位姓苏的营长带领全营兵力,包围了雷庄村,并挨户搜查,绑走了雷庄男性村民102人,连夜带到了柘城牢房,逐人进行审问盘查。结果,撕票土匪和雷庄无关,陆续放回了101人,剩下雷培振一人,因病死于柘城牢房,遂该事件成了轰动太柘两县的大事件。

撰稿人:李济洲

最新评论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