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大美乡村】高朗乡滑庄行政村(滑庄、庞庄、刘庄、吕营、范楼)村名 姓氏 族谱由来

2018-12-30 10:28| 发布者:小崔| 查看:2381| 评论:0|原作者:亮亮

摘要:滑庄行政村 滑庄行政村位于高朗东北二公里处,“太马公路”穿中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滑庄行政村所辖五个自然村,分别是滑庄、庞庄、刘庄、吕营、范楼。全行政村共有耕地面积3054亩,2258人。从1965年到1984年由李 ...
滑庄行政村
       滑庄行政村位于高朗东北二公里处,“太马公路”穿中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滑庄行政村所辖五个自然村,分别是滑庄、庞庄、刘庄、吕营、范楼。全行政村共有耕地面积3054亩,2258人。从1965年到1984年由李体灿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滑景才任村主任。1984年到1988年李洪德任该村党支部书记,滑景才任村主任。1988年至1996年滑林杰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康振友任村主任。从1997年至今由刘照运任党支部书记。
       解放初期,滑庄是全县有名的穷地方,80%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别说长庄稼,就连草也不长,当时的顺口溜“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是对这里的确切描写。到了七十年代,这里的农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掀起了挖沟排碱的高潮,到处是沟,遍地是“台田”,盐碱顺水流走,土地得到了改善。由原来的“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长出了茂密的庄稼,以营养钵育苗的方法种出了亩产几百斤的棉花。
       特别是十三中全会以后,农民靠党的好政策,实行科学种田,现在夏秋两季亩产都在2000斤以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有的积极养猪、养鸡,有的做生意,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钱袋鼓起来了,现在村村通了水泥路,家家盖上了小洋楼,多数家庭添购了汽车,过着比城市还自在的生活。去年在党支部书记刘照运同志的带领下,行政村干部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滑庄学校盖起了一座标准化的教学楼,并盖起了食堂和餐厅,在校近二百多名学生每天都能在学校吃饭。这样以来不但解决了学生吃饭问题,同时解决了家长在外打工的后顾之忧,他们可以在外安心的工作了。由于党的政策好,村民抓住机遇,全行政村近几年来的经济收入逐步攀升,有望在2020年前达到小康水平。
滑   庄
       滑庄是行政村的中心,村委会所在地,滑庄学校占在此地。全村共有耕地600亩,人口440人,土质为两合土。昔日,这里的村民以做盐、做碱种地为生。解放后,该村的村民勤劳能干,先后在种地上下功夫,实行了土壤改良,营养钵育苗。率先在全行政村实现了粮棉大丰收。十三中全会以后,村民有了钱,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投资也在全行政村领先。
【村名由来】
       因姓氏而得名。
【姓氏族谱】
       滑氏族谱序: 余恭考原谱评审史资询之耆求之族众确悉我滑氏始祖成文成章于洪武初年(1371年)圣君定鼎之时由山西洪洞迁而来,文祖章祖本系同胞定居于睢州南二十里守此一村后谓滑楼距今已六百一十八个春秋矣延绵至今子孙繁衍成一方巨族而我祖成章卜居数祥审知太康为毓秀发祥地睢州迁居太康东北二十五里立下滑庄此时我祖运随泰转福禄祯祥安居乐业。
【名胜古树】
        在滑庄西头的老坟里,在解放初期生长着数十棵参天大柏树,远近闻名。据现九十三岁高龄的滑玉庚老人讲,此树最少也得有三百年以上,可惜1958年大炼钢铁时给砍光了,现在的一些小柏树是1966年才栽的。
庞   庄
       庞庄东与滑庄相接,“焦石沟”从村西穿过,西和滑庄行政村相接,全村共有耕地797亩,人口750人。昔日的庞庄村是远近闻名的穷村子,80%的土地是盐碱地,由于土质差,人们只有靠做盐做碱为生计。65岁以上的人士多数都会做盐做碱。那时谁也不敢相信,今天我们在那寸草不生的土地上能创下粮食全年亩产2000斤以上的好收成。改革开放以来,放开胆子大胆创业,积极外出打工,许多人买了大汽车、小汽车,盖起了楼房,老年人在家看看孩子,打打麻将,过着比城市人还自在的生活,现在庞庄村民的收入完全能达到全行政村的中等水准。
【村名由来】
        庞庄并没有姓庞的,只有李、滑、史三姓人家。姓滑的与滑庄是一家子分开的,姓史的很少,他们与本乡韩庄是血族爷们,他们并没有原来的家谱,1984年后才续谱。姓李的人数最多。
        据传,庞庄原是个“回民村”,住的全是姓庞的回民,不知是何年迁居太康县南关的,村名还是叫庞庄。现在他们依然承认原庞庄是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七十年代还保留着一个原址,我们这里都叫“庄芜顶子”。1977年挖“红旗渠”从中心挖断了,现在全都种上了庄稼。
【姓氏族谱】
       自来修谱者率以考世系详支派也亦以敦宗睦族一大关键也莫为之前虽显弗彰莫为之后虽盛不传余生也晚不克沐先严之至教僅得亲旧共墓碑其义始允矣按碑囊事稍存手泽犹新则世纪根本茔图昭穆次第霭然如见自隋唐以及元初岁星迭更始祖之幽光潜德以为已替迄于元末我李氏之裔始免于无徽当元末时晦育否塞寇氛戕折四海臣子肝胆涂地之日有我祖兄弟致为臣而归一居于彰德府一居于洪洞县厥后至于明初洪武定鼎间我祖兄若弟皆移于太康东北二十余里支分两处迄今已五百余年矣欲以远承祖制余不禁缅残碑黯然泪下也由谱未修而然也奈何吾族谱之宝书迟至数十年迟之数百年无一人整尔订之继自今前车既覆后车可鉴族谱未修錾莫甚焉幸至民国五年岁次丙辰春我叔兄子侄暨弟孙遂议修谱之事谋及阖族靡不乐从用是按丁计亩捐资输财不数月而功告成竣焉前以继往开来是成一族之幸事也我李氏家声振殆肇诸此乎所以人赖有谱以不朽谱赖有人以常留吾族众。
民国五年岁次丙辰夏毂旦
       字辈排序三十世至四十九世:海相烈在钰,沛栋熙坤锋,满桂焕均钊,涛松灿培钦。
李氏百字族训:
尊老人爱妇幼承传美德,爱国家爱社会遵纪守法。
献爱心多奉献乐施好善,爱族人常来往亲如一家。
讲文明有礼貌邻里和睦,守信用爱劳动勤俭持家。
讲卫生保环境健康长寿,学科学懂技术勇攀高峰。
常虚心肯进步谦虚谨慎,树新风立正气吾族振兴。
范  楼
        范楼距高朗1.5公里,太康至马头公路从东头通过,是个交通十分便利的自然村,现有耕地360亩,人口162人。在全行政村是人数最少的一个自然村。昔日的范楼村也是一个破旧不堪的村庄,人口不足一百,是一个“蛤蟆尿泡尿都能发水”的穷地方,涝年有时颗粒不收,可见他们过着何等苦的日子。解放后,在村西头通了一条河,名叫“焦石沟”,这样一来,解决了渍水问题,年年获得粮食大丰收。十三中全会后,靠党的好政策积极发展养殖业,其中养鸡专业户就有十几家,村民有的外出搞运输,有的去工厂上班,有的在家承包土地。现在的范楼环境优美,楼房林立。村民不但地种的好,而且靠养殖和打工都赚到钱,村民的经济收入在全行政村属中上等水平。
【村名由来】
        范楼村除一家李姓外都姓范,这家李姓属本乡马图河村李。来范楼时间不很长。
【姓氏族谱】
       粤我范氏之兴也由来旧矣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承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八卿中有范氏汉唐以来其绵绵不绝厥后为宋之世有所谓仲淹公純仁公亦皆炳也盖以崇韬拜纷阳之墓何如狄青都梁相之 敬克自树立亦会事托为先贤之汉谓为名卿之裔如我 成祖自山西来太康也黉宫青衿学行兼忧其后人胶庠者有人国学者有人岁宫者有人捷闱者有人瓜瓜延云仍世系图亦可相传无替矣载在家乘使后世子子孙孙得以有所考而知也云尔
嘉庆岁次戊寅孟秋十五世孙云龙
       字辈排序:万品群才荣华现,志远浩瀚耀五洲,承袭世勋锦绣业,功高望重振中原。
吕  营
       吕营坐落在刘庄南一公里,西和范楼相连,全村共有耕地684亩,人口452人,土地较肥沃,这些年来粮食产量居高不下,两季亩产超过两千斤。昔日的吕营村因地势洼,水排不出去,年年不收成。外出唱戏要饭的人多,穷则思变,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这个村依据自身会瓦工的技术,由本村冯路牵线、王品昌带头率先在郑州市揽活,全村男同志大部分都走向了郑州工地,几年来出现了几个包工老板,经济收入快速增长,是全行政村最富的自然村。最早在村里修上了柏油路。现在的吕营村楼房林立,大小汽车近百辆,环境优美,村民自豪的说,现在咱们的生活也能和城市相比了。
【村名由来】
吕营是个多姓村,住有冯、闫、吕、王、康、李、赵、杨等姓,但据考,吕营人家是来吕营最早的姓,所以村名由姓氏而来。
【姓氏族谱】
       且考吾吕氏之来杞也已四百年矣自洛来公讳培字为德于洪武年间避兵由洛迁杞传七世至春耕公忽动本源之思遂与宁陵司寇公新吾先生洛阳庠员公梅亭先生互相参考确查洛族世系由枝穷本即流探源溯自承异公至积俭公凡十六世矣吾杞始祖洛来公乃积俭之孙也于是历代先祖汇为宗谱刊诸枣梨使后世子孙不失其传焉不意明末河南遭李闯之祸于年宗谱失于贼寇之乱再失黄水之灾一切书册已沦亡幸吾本门先人存有抄册只书嫡派间暇之余捧此以训子孙曰某先人为咱生祖咱为某先人嫡派某先人如何道德经济之儒某先人如何勤读欲子孙不失其裘之垂常存继志述事之心矣余从书架中翻书细而阅之不仅慨欢噫嘻吾家族谱屡经失亡世系几难考犹幸有此册可凭因吾先人抄写之功亦岂非天意不灭吕氏之传也因而敬谨重腾藏之椟中以待后裔。
乾隆五十八年孟冬之吉
三十世孙帮全

       字辈排序:守应司三好,邦德法振文,传世维存厚,齐家在复心,思荣周宋大,积福步青云,念祖思源本,声望重五伦,惠穆禹纪远,庆祥输善信,学知敬堂训,宏儒治乾坤。
【祖传秘方】
       康振友祖传秘方已经好几代,但家规是“传女不传男”,专门治疗“缠腰蛇”,医学名叫“带状疱疹”。现在他家后人仍然为乡邻用此方治病,因不吃药不打针就能治好,所以十分受欢迎。
刘   庄
        刘庄北邻焦桥行政村,南邻吕营自然村,太马公路从村西头通过,交通十分便利,有耕地面积613亩,人口454人,土质属两合土,适应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等农作物生长,多年来夏秋亩产都在2000斤以上。昔日的刘庄贫穷落后,解放前后连一所瓦房都难看到,村民住的都是泥坯茅草屋,人们靠亩产一二百斤的粮食生活,多数人都学会了做木匠活,木匠是全行政村最多的一个自然村。当问到他们为什么那么多木匠时,刘青臣的后代刘本亮说“在那时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今天的刘庄家家盖起了楼房,水泥路通到大街小巷,汽车家家有,水泥路铺到家门口,环境优美整洁。
       十三中全会后,村民们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纷纷奔向广东、浙江打工,有办厂的,有买车搞运输的,有进厂上班的,除种地收入外,光打工这一项每年全村收入也在百万以上。
【村名由来】
       刘庄村以姓而得名,与县北蜜蜂刘是一个始祖(家谱可考),另后有一康姓居住在刘庄,据康姓人讲,祖先也是明朝从山西洪洞县迁入而来的。
【姓氏族谱】
       盖续家谱者窃以为记世次清宗派防外入明家道后也人生本乎祖犹水之有源木之有本也家谱失续为遗本忘祖也遗本忘祖世次必紊世次紊则宗派不清则外入弗防外人既有则家道弗明家道弗明则无以裕后矣以此观之家谱续修与否关系重大不可等闲视之
       据明正德九年(公元一五一五年)训汉文淮四祖同立老碑文碑文所载吾始祖“适元氏板荡随携家避难迁居他乡洪武初天下定复归故里”一语上溯至元末迄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期间族人六门世居太康繁衍重多阖族人丁达七千余口诚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太康之望族矣。
       刘氏世次序列:培锡清本照,均钦湘林荣,在鑑鸿业烈,塘锦汝树勋,增金沛权然,坚银法新灿。
【中医世家】
       老中医康金章擅长疑难杂症的诊治。用把脉中药治疗无数患者,由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柘城一带很有名气。现在康金章的传人康振杰医生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继续为本地和外地患者服务。
主编:李洪德 刘照运
备注
      此稿为首稿,公示版,如有不正确或是漏写之人或事或姓,请留言更正,编辑后期更正,提交于乡村文化研究办公室,更正后重新发布公示,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太康网(tkw.cc)太康乐讯编辑部

最新评论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