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大美乡村】马头镇吴振岗行政村(吴振岗村、李庄),村名由来、姓氏由来、姓氏族谱

2018-10-13 17:04| 发布者:小崔| 查看:1669| 评论:0|原作者:潜龙

摘要:吴振岗行政村吴振岗行政村位于太马公路南侧,马头镇和高朗乡边界交界处,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东邻湾子桥行政村,南接高朗乡闫庄行政村,西与高朗乡焦桥行政村隔小金沟相望,北靠高朗乡玉皇岗行政村。村域面积约2平方公 ...
吴振岗行政村
640.webp.jpg

吴振岗行政村位于太马公路南侧,马头镇和高朗乡边界交界处,距镇政府驻地6公里。东邻湾子桥行政村,南接高朗乡闫庄行政村,西与高朗乡焦桥行政村隔小金沟相望,北靠高朗乡玉皇岗行政村。村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辖吴振岗村、李庄村两个自然村,三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277亩,共计人口1133人,有吴、李、张、王、郭、孙六姓。其中,吴姓为本村大姓,有八百余人。村委会驻地吴振岗村 。

640.webp (1).jpg
吴振岗村

吴振岗村北邻玉皇岗村,南连李庄村,东至铁底河西接小金沟,2个村民组,耕地930亩,全村人833人,有吴、郭、王、孙四姓,吴姓人占全村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五。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村名由来】

传说,此地最早由姓田的居住,以姓为村名,取名叫田家营。后又搬来一户姓孙的,村名仍叫田家营。清顺治初年(1664年),从马头西北6公里大吴村迁来一户人家名吴振岗,后来村里田姓绝迹了,孙姓人也没了,故村内吴姓人就以先祖名讳吴振岗为村名,一直延续至今。

640.webp (4).jpg
640.webp (5).jpg
【姓氏族谱】
       据吴姓族谱,最早移居本村居住的先祖吴振岗为吴氏家族的三世祖,四百余年来,子孙繁衍,现己发展到八百余人,村内王、郭、孙三姓,人数很少,均是投亲而定居。
李庄村
      李庄村北邻吴振岗村,南邻高朗乡阎庄村,共一个村民组,耕地面积347亩,全村人口300余人,有李,张两姓,李姓为本村大姓,约占全村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
640.webp (6).jpg
【村名由来】
      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李姓人最先定居此处,以姓得名,故称李庄。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姓氏族谱】

据李氏族谱记载,本村李姓是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从马头东6.5公里一村移居这里。 本村张姓与高朗乡张寨村同宗同谱,何时移居这里不详,现有八十余人。

【非遗项目】
扁担戏

扁担戏也叫扁担吼,是中国单人木偶戏中仅存的木偶形式,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我县主要分布在马头镇、高朗乡西,镇乡交界处的湾子桥村、吴振岗村和高郎乡闫庄行政村。七十年代这一带有近百名艺人,演技较好名气大的如吴振岗村的吴培中,大张村的张柏文、张相青等人。他们在传承父辈演技基础之上,又融入各自的创作,聪颖好学,博采众长,自制道具,用毛笔,颜料彩绘面部,用各色布头做服装,自制蔑子,能吹出多种戏曲曲调,一人口噙蔑子说唱,五个手指控制人物和道具动作,脚踏锣鼓,手脚并用,一人一台戏。农闲时挑担游乡,走村串巷,最多时一个村能出二十付挑子,足迹踏遍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及长江两岸。演出剧目有《王二打虎》《王小砍柴》《大闹天宫》《刀劈王伦》《王二卖豆腐》《武松打虎》等,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短小精罕的故事情节,深受省内外民众的执爱。

【艺文选粹】

一个人的手艺

一把铜哨,一个0.3平米的舞台,几个手工木偶,一个人模仿男女老少不同角色演戏,这些场景,说的正是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袋木偶戏。

640.webp (9).jpg

吴培中是布袋木偶戏在河南唯一的传承人,今年74岁,已唱木偶戏50多年。源于汉朝的木偶戏,最初表演的是“大木偶”,为了携带方便,到明清时期逐渐演变为“小木偶”,又叫“布袋偶”。当时官宦富豪之家,开堂会、庆寿、办喜事时,常常把布袋木偶戏艺人请到家中表演,木偶戏盛行一时,传统剧目有《王小打柴》、《猪八戒捉妖》、《盘技》、《麻老五卖豆腐》等。早年的手艺人,学习一门手艺,多是为了讨生活,很少人出于真正的喜欢。年轻时的吴培中也不例外。

吴培中说,50年代初,村子里会表演木偶戏的人并不多。进入60年代,很多人为了不挨饿,才开始学习布袋木偶戏,用来出门讨粮食。那个时候,这门手艺在太康一带,才开始活跃了起来。吴培中的老伴王灵芝边用双手比划着画出一个盆的形状,边说:“当年家里就剩这一盆的红薯干,假如他再不出去,就断粮了。”吴培中带着两个孩子外出表演布袋木偶戏,讨了些干粮,才使得家里人没有挨饿。

在周口太康县马头镇吴振岗村那个破旧的院子里,提及往昔的辉煌,吴培中老人开始激动起来,大声地讲话,眼睛里都透着光,他用“人山人海”形容当时人们的狂热,“去其他村子里表演的时候,连舞台都快挤翻了,差点表演不下去。”59岁的吴西建是吴培中的侄子,也是他最中意的徒弟。吴西建对当时的热闹场景也印象深刻,“我们常常一天转好几个村子表演,有人就骑着自行车跟着看,我们到哪儿,他们去哪儿。有些人甚至比我们还要提前到,就在那儿等着。” 外行人看的是热闹,对于表演者来说,一场成功的布袋木偶戏,背后却有很多讲究。表演使用的木偶看起来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全是吴培中自己做的。雕刻木偶有着复杂的工序,除选材外,还要经过构图、开坯、雕刻、打磨、上色等多道工序,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木偶的身体部分则是用布缝制成的一个口袋形状的筒子,一只手可以伸进去进行操作。一个完整的普通木偶作品要两三天才能完成,复杂一些的就需要更长时间。表演木偶戏的关键,还有艺人嘴里含的“铜哨”,它由2片三厘米左右的铜片捆绑而成。制作铜片需要的铜,尽量选择铜锣中间的那部分铜,因为这部分的音质最好。为了避免划伤喉咙,铜片四周需打磨得光滑圆润。两个铜片之间的小布条,看起来普通,却必须用真丝制作,才能吹出声音。 表演时,不论台面上木偶的动作看起来多么激烈,都是一个人在舞台下的大布袋内操控,通过三根手指完成所有的动作。表演者把一只手伸进木偶下方的口袋内,食指插入木偶头内,大拇指和中指分别当做木偶两个胳膊使用,在台上表现木偶角色的动作和神态。同时嘴里的“铜哨”还要根据不同的角色,吹出不同的唱腔。这时,一台有着完整故事情节的木偶戏,就出来了。 吴培中印象中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进入90年代后,人们对娱乐项目的可选择性越来越多,愿意看布袋木偶戏的人也越来越少。靠此谋生,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当表演木偶戏不再能够养家糊口的时候,很多表演艺人选择了放弃。吴振岗村,这个曾经有十多名表演木偶戏艺人的村庄,目前仅剩下吴培中老人和他的两个徒弟还愿意演出。很多人的表演道具被废弃,有人甚至用斧头将它劈开,用来烧火做饭。他们曾经用来吃饭的家什,就这样消失了。 执拗地选择依旧走在布袋木偶戏这条路上的吴培中,没有赶上同村人的致富步伐,当村里一栋栋的两层小楼拔地而起的时候,他和老伴还住在二十多年前建造的3间瓦房里。房间已经开始漏水,每逢下雨,雨水会沿着缝隙滴滴答答往下淌,墙壁上留下了一条条的水渍。可他并没有多余的钱,用来进行房屋的修缮。小儿子曾多次跟他提及,让老两口搬到县城住,老人不愿意,嫌不自在。2009年,当布袋木偶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吴培中好像看到了希望,十分开心,他加急制作了3套表演木偶和舞台。但7年过去了,有些木偶还是簇新的,几乎没有使用。 吴培中目前最焦虑的,是担心没有人继承布袋木偶戏。他年纪已经大了,越来越力不从心,曾经在参加一次晚会录制的过程中,口中含着的“铜哨”卡在了喉咙里,险些咽了下去。 这是年轻的时候,从未发生过的“事故”。吴培中服老,他知道自己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都远远不及年轻人,是该把舞台让给年轻人的时候了。 可是,无人愿意接这个班。儿子和侄子虽然学过木偶戏,但因为收入低,没有一个人把这个当成主业。侄子吴西建偶尔会陪着吴培中参加演出,但也有自己的工作。儿子吴西文坦言自己的无奈:“曾经有人劝我,让我专心跟着我爸学习这个木偶戏,但我得养家糊口啊,老婆刚生了个儿子,现在两个孩子,怎么养活?”吴培中曾试着向外招揽徒弟,对方开口就问:“给钱吗?管吃住吗?”可他没有钱。这几年,他拾起年轻时候学习的绘画,每天在家,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画画上。他想通过画画,多赚些钱。可到现在,他的画还没有卖出去一幅。

中午,太阳火辣辣的,吴培中搬了个小凳子,坐在自家门口,看着和老伴刚刚晒下的麦子。附近有几个孩子在奔跑着玩耍,这些爱看动画片、爱玩游戏的孩子们,没有看过布袋木偶戏,更不知道,旁边的这个老爷爷,有着令自己的爷爷奶奶曾经“疯狂”的绝活。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程建军:木偶戏有不同的表演形式,吴培中老人表演的布袋木偶戏,是其中之一。在河南,还有汝阳南庄的杖头木偶、宝丰的提线木偶和开封的水上木偶等,都很值得大家去关注,都很精彩。现在,汝阳杖头木偶还能演出,像提线木偶和水上木偶在河南已很难看到了。这些木偶戏也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失去了观众,很少人关注,没有多少人愿意主动掏钱去看,甚至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所以这些木偶戏的表演者日子都过得不宽裕,项目面临着无人传承、快消失的危险。其实,不仅仅是木偶戏,绝大部分的非遗项目,要想唤起大家的注意,起到真正的保护作用,最重要的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项目,唤醒整个社会的保护意识。

(转载自腾讯大豫网 于聪聪)
讲述人:吴培富
              吴培忠
撰稿人:王品昌
图片来源:五月天
       太康著名作家五月天(太康网tkw.cc 太康乐讯特邀编辑):马头镇石堂村人,大学本科学历,英语教育专业,中小学一级教师,现在马头镇一中工作,业余爱好写作,擅长撰写乡土文化,人文传说,村名来历,庙史追踪,姓氏探源,校史河志,民俗文化,名树古墓,祠堂古院等。现已原创发布作品30余篇,篇篇深受粉丝好评。五月天(May Day)微信号:a15238891510。
备注

此稿为首稿,公示版,如有不正确或是漏写之人或事或姓,请留言更正,编辑后期更正,提交于乡村文化研究办公室,更正后重新发布公示,如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太康网(tkw.cc)太康乐讯编辑部

最新评论

关注【太康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我们,每天有惊喜,抖音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关注,你还在等什么?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