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35岁你还能干嘛?
过了35岁你还能干嘛?职场上有一种现象:35岁现象,很多用人单位会在招聘信息上明确标注年龄在35岁以下。从公司的角度来讲,我能够理解这样的偏见,有时候,偏见存在,即意味着合理。
35岁意味着,你投递求职简历可能会收到“年龄不合要求”的拒信;
35岁意味着,哪怕你在华为这样的大公司,也有被清理的风险;
35岁意味着,哪怕你不用保温杯,“中年危机”已经如影随形……
但我同样要告诉你,35岁并不意味着职场前景的终结,这取决于你35岁前的日子怎样度过。
01
35岁现象:被嫌弃的中年人
为什么35岁的职场人被人嫌弃呢?
首先是体力。
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大多已经在职场上征战了多年,身体已经没年轻人那么健壮了,你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就在心里告诉自己要注意保养了,而那些愣头青能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还乐此不疲。
其次是精力。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人大多已经有了家庭,这就意味着多了很多牵绊,你下班就想着准点回家给孩子做饭,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而那些刚毕业的年轻人,还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可以生活里全是工作,为了梦想,全力以赴。
再者是潜力。
很多公司宁愿给新人涨1000,也不给老员工涨500,因为年轻人可挖的潜力大,性价比高,而中年人身上的价值已然不大,更多地是在靠经验工作。
中年职场人最大的优势:经验、人脉、资源。
尴尬的是,很多工作了十年的人,他们只有一两年的工作经验,然后将这经验用了十年而已,成长空间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而人脉和资源更是少的可怜。
除非你可以自己带客户、资源过去,能够给新公司带来可看到的实际收益,不然还真难以找到满意的下家。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掌控力,在职场上待久了,或多或少会沾染上一些职场老油条的习性出来,没有年轻人那么好掌握。
企业给年轻人画大饼,他们会听得热血沸腾,很卖力地干,但职场老鸟一听,就在心里说,又骗我,我待了多少家公司了,都这样。
而且,他们还可能将这些职场经验分享给团队里的年轻人,这样公司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会下降。
中年人跳槽、换工作其实挺尴尬的,就是因为有很多的限制在里面。
02
30岁:你必须要面对的三大问题
1.能否担起家庭与责任?
如果你已经成家立业,你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你的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才能确保让你支撑整个家庭的负担?这不仅仅包括你的爱人,还包括你的孩子及父母(尤其是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时候,你要承担的是双方四位老人的供养)。
到了这个阶段,你的压力是成倍增长的,但如果你在职场上的成长无法实现倍增,甚至还在以某种形式进行着倒退,那么,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就会面临更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更多的时候,会使你没有余力去谋求更好的发展。
很多人在跳槽时,往往会有一个很大的顾虑:如果我跳了,收入没有现在的高,那么,现在的工作,我还会轻易再动吗?
所以,要想行动,就趁早。趁你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轻装上阵,拼尽全力向前冲,这是你唯一的选择。
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享受安逸,否则,你的后半生都将永远在碌碌无为中“被安逸”下去。
2.你的能力与年龄是否匹配?
在我们的很多客户中,其中较为棘手的一种情况,就是能力与年龄不匹配的问题。
很多工作3年、5年的人,甚至和工作一年的人在能力方面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当他们的职业想向上突破时,会遇到很多的阻力。
导致这种情况的产生有两种原因:
一种是频繁跳槽,没有在一个方向上积累,无一技之长;
二是虽然在一个方向上长期积累,但只是第一年是成长的,剩下的几年都是在做重复劳动,原地踏步。
所以,对于那些年龄30岁的朋友来说,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要慎重审视一个问题:
从毕业到现在,我工作几年了?
我身上所具备的能力是否与我的年龄相匹配?
如果不匹配,那么,你一定要及早树立危机感,并跑步前进,以弥补与那些先知先觉者之间的差距,确保自己不会在竞争的过程中被他人挤下马。
3.你是否构建与提升了知识结构?
身在职场,不同职位等级的人,所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所具备的眼光与思维模式同样也有差别。
一个最基础的业务员,想着如何维护好终端,这是战术层面的东西,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但如果一个营销总监这样的角色,还和业务员一样天天想着如何去和终端老板打交道,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每一个企业的运营,都会由战略与战术所构成。大的战略会细分成小的战略,小的战略会细分成一个一个的执行战术,由基层人员去付诸实施。
不同层级的人,分别负责不同高度的工作,各司其职,这也是团队协作的意义所在。同样,每一个不同层级的人,也存在不同的知识结构。层级越高,你看问题的眼光和思路就要越高,你的整体知识结构层次也要向上发展和突破。
要不然,你的能力,永远只能停留在具体的基层操作层面上,不会有大的发展,职位上更不可能有上升。
03
35岁前要做的四件事
如果你还没有到35岁,那么这篇文章将可能会拯救你的职业生涯和人生。
为了尽量避免自己在35岁时面临中年危机的窘境,我们需要在当下做好四件事。
1. 别混日子,学一技之长傍身
我一直都信奉这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年轻的时候混日子,下场一般都会很惨,三十多岁还和毕业生的薪资相差不大,那说明你这些年并没有为此付出太多的努力,也可以想象到你的能力、经验、人脉、资源,这些日后将成为你资本的东西都很欠缺。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努力提升自身能力,经营有价值的人脉,有必要拥有至少一个特长,日后即使出现变故,还有方向和出路。
2. 读书,少看鸡汤,多看实用的书
读书的重要性,很多文章都讲烂了,就不多讲了。不管什么阶段,人都要保持阅读,那么看什么书呢?
励志的书要看,但要少看,看这些书,并不是要模仿别人的成功轨迹,而是要保持心怀希望,有继续努力的驱动力。
实用的书要多看,比如和你专业技能相关的书,比如一些为人处事道理的书,比如一些兴趣方面的书,这些或能提升自我,或可以成为社交谈资。
3. 锻炼,不为体型,只为健康
成年人的身体总是在走下坡路的,锻炼是为了身体在报废的路上走得慢一点。
年轻的时候,可以拼命工作,但也别忘了要努力锻炼身体,不是为了保持好有型的身材,就是为了健康,为了有体力过好人生的下半场。
此外,更实际的理由,就是省钱,为了以后少去医院。
4. 挣钱,积累资金,理财投资
我从来不羞于谈钱,满身的铜臭味,我觉得在年轻的时候,功利一点,没什么不好的。如果一家公司,你既学不到东西,又挣不到多少钱,也得不到多大的资源、人脉,那你就别过于留恋,果断选择离开。
在35岁之前,最好要尽可能地多积累资金,以备未来的变故,要学会理财,不要让钱闲着。
不要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接触新鲜事物,做一个斜杠青年,既可赚钱,又可摸索新出路,今天走的路,每一步都有深意。
03
30岁之后:如何实现质的突破?
要想让你35岁以后的职业生涯实现比较大的发展,你应该从30岁开始,好好利用5年时间,着手准备以下3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1.完成你的专业化品牌构建
“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你凭什么胜出?未来能够牵动世界大势的,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能否独霸世界舞台,锻造他人无法超越的核心竞争力?你唯一的依恃,就是专业。”
你是一流的商务人士,还是一般的上班族?差别就在这里!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会为你以后的职业发展增加更多有价值的筹码。
为了支撑你“专业化”的品牌形象,你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1)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知识结构问题
要脱离具体的操作层面的问题,把你看待问题的眼光放得更高一些,更远一些,成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而不是“鼠目寸光”的人。
你要向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看齐,并以他们为目标,作为自己修炼成长的榜样,一步一步弥补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这个时候,在职学习、进修等等都需要提上日程,学会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2)就是树立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
你要想成为优秀的职场人士,也必须向那些最优秀的人看齐,树立在这个行业内的影响力,用你的思想去影响别人。
2.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
走上了管理者岗位,是你职业成长的关键一步。以后的发展空间,都与此次的晋升密不可分。但这个位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坐稳。
盖洛普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基础员工之所以离职频繁,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在于公司,而是在于其上司:公司的中层管理者。
正因为中层管理的不善,而对于下属员工的发展与成长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导致他们职业发展无论是在专业能力上,还是在职业修养上,均不能得到有效的成长。
你必须要意识到:你的管理,将有可能改变你的下属的终身命运,是你错误的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你的下属,迫使他们离开公司。
当你的成长因为你的上司而受到阻碍的时候,这是你的不幸,你可以选择“用脚投票”;当你某一天也成为管理者的时候,我们不希望把这种不幸继续传递下去。
3.找一家成长中的公司,伴随其成长
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是你可以亲眼目睹一家公司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历程,对于公司的运营也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你也能够体会到你的角色在公司成长中的位置和作用。
二是在公司成长的过程中,你的价值会有更大的发挥余地,会更容易展现出来。
很多人在找工作时都倾向于寻找大公司,这也可以理解,但是要想快速的成长,寻找规模不太大的成长中的公司,其实是更好的一种选择。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较为迫切,你的职位晋升也会更快。
三是你的忠诚度会为你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回报。
企业用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忠诚度。尤其是现在跳槽率、流失率在众多企业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忠诚就成为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职业精神。
不论你现在已经“奔三”,还是正在“奔三”的路上,请始终告诫自己:不要虚度了大好年华,抓住所有能够抓住的时间,为自己的生命多积累一些厚度。
35岁,不是人生的起点,更不是终点,虽然车到山前必有路,但我希望在年轻的时候还是要多做一些准备,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痛哭流涕。
努力终有意义,希望人到中年,我们的人生还控制下自己手里。
小编语录:
“其实每个人的都可以不凡,只要你能一直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前提是你有一个正确的选择。为什么成功的路上不拥挤,因为有很多人都在成功的半路没有坚持下去,只要你一直坚持下去一定能看到成功彼岸的风景......
﹋致一直努力的你!”
页:
[1]